蔡黄玲玲:香江勠力启新元 巾帼躬勤越崚嶒

| 蔡黄玲玲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顺利完成各项议程,并圆满闭幕。国务院总理李强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继续秉承精准简练、脚踏实地的特点,让老百姓听得懂、好理解,从国家发展到民生保障都回应了各方的期待,提振信心,是一份切实促发展、送温暖的报告。

今年全国「两会」持续多次提及香港,充分体现中央对香港的关切与重视。李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支持香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深化国际交往合作,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香港拥有「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得天独厚优势,要全力发挥作为内地与国际之间「超级联系人」和「超级增值人」的重要角色。不仅要为祖国「引进来」,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亦要助祖国「走出去」,为深化改革开放作出更大的贡献。

「两会」期间恰逢「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各族各界妇女致以节日祝福和美好祝愿,《政府工作报告》亦特别提到要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彰显国家对妇女一如既往地关心和爱护,对妇女事业的重视和支持。纵观历届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中,女性代表比例正在不断上升。「两会」当中的各位女性代表,亦积极建言献策回应祖国的关切,彰显女性担当,发挥妇女「半边天」的作用。我们非常希望将「两会」精神带回香港,向社会各界传递国家高质量发展蓝图,进一步画好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最大同心圆。

在香港,女性占香港的人口54%,在各个领域都展现瞩目的风采。香港特区政府现有的管治架构中共有7位女局长,占15位局长近半数,5成的专业人员由女性担任,更有超过一半的执业律师和注册会计师为女性。这些都反映了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不断落实,女性人才不断发光发亮,妇女得到全方面发展。香港多个妇女团体积极履职,向特区政府建言献策,本会曾就「全港妇女生活满意指数」调查结果向特区政府制定妇女政策和社会治理建言献策,并开展深入的讨论交流。近年来,特区政府亦在施政报告及财政预算案当中多次提及妇女,制定并推动多项促进妇女发展、释放妇女潜能等利好政策,高度重视妇女权益和福祉,这种「双向奔赴」大大提振了香港妇女的信心!今年适逢《北京宣言》通过30周年,下半年再次召开全球妇女峰会,共商全球妇女事业发展大计。期望各位香港妇女,特别是各位香港妇女代表,在时代的发展浪潮当中,把握机遇、积极作为,向国际社会说好优良家风故事、说好香港故事、说好中国故事,使巾帼光芒照亮香江,让巾帼力量为祖国现代化发展添砖加瓦。

港区妇联代表联谊会多年来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维护宪法和基本法确定的特别行政区宪制秩序,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全力支持特区政府依法施政,团结广大爱国爱港爱家的妇女力量,积极维护妇女合法权益,推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期望未来能继续与社会各界携手共进,在国家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香港实现高质量发展中贡献巾帼智慧和力量。

(作者为全国妇联执委、全国政协委员、港区妇联代表联谊会会长)

关注
2025-03-14
慢病共治计划扩至普通科门诊

医务卫生局公布,基层医疗署本月28日起分阶段扩展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导计划至医院管理局辖下指定普通科门诊诊所,为弱势社群提供预防筛查和护理服务。

首阶段将在七间普通科门诊诊所试行,6月底前增加另外六间普通科门诊诊所。

本月28日起,综合社会保障援助计划受助人、75岁或以上长者生活津贴受惠人、持有有效医疗费用减免证明书者如有意参与计划,可先到地区康健中心或地区康健站接受初步评估。参加者会获安排到指定医管局普通科门诊诊所接受预防筛查服务,范围与慢病共治计划一致。

政府计划今年第四季前逐步扩展相关服务至全港18区普通科门诊诊所指定服务点。

关注
2025-03-11
邻近港铁九龙湾站A出口新行人天桥启用

邻近港铁九龙湾站A出口的新行人天桥今日(10/3)启用。天桥由发展局起动九龙东办事处倡议、路政署兴建,全长约45米,净阔约4米,横跨观塘道,设有有盖斜道连接至旧行人天桥下层平台,提供便利的无障碍通道。此外,天桥的外观设计参考了周边布局,融入社区环境。

起动九龙东专员靳嘉燕出席启用仪式时表示,九龙湾站是东九龙交通枢纽,人流拥挤。旧行人天桥连接牛头角下邨、牛头角上邨及淘大花园南面,人流高峰时段特别繁忙。为此,起动九龙东办事处倡议兴建两条横跨观塘道的行人天桥,以分流人潮。九龙湾站B出口的行人天桥自2023年1月启用以来,使用率甚高。A出口新天桥启用将进一步加强九龙湾站与社区的连系,完善行人网络,方便居民出行。

起动九龙东办事处会继续致力推展「易行九龙东」的概念,提升行人畅达度和区内连系。

[Photo 1] 新人行天桥剪彩
新行人天桥剪彩
[Photo 2] 主礼嘉宾与出席嘉宾大合照
主礼嘉宾与出席嘉宾大合照 (典礼地点:牛头角公园)
[Photo 3] 起动九龙东专员靳嘉燕致辞_cropped
起动九龙东专员靳嘉燕致辞
[Photo 5] 港铁九龙湾站A出口行人天桥
港铁九龙湾站A出口行人天桥
关注
2025-03-11
生成式人工智能中心将建服务平台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表示,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发中心获得捐赠,以支持建立服务平台,为市民提供港产大模型「港话通」服务,是业界基于首个将DeepSeek系统本地化模型所提供的服务。
关注
2025-03-10
简慧敏:从中国政府工作报告看港未来发展路向

全国人大会议在上周三(3月5日)正式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发表政府工作报告(下称报告),从回顾过往工作成果、明确政策 导向,到擘画未来蓝图、部署任务目标,都与经济民生息息相关,每年出现的“报告热词”更是政之所向的“风向标”。 

“创新”促发展 科技建未来 

继去年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首要任务后,今年“科技”、“创新”继续成为焦点。 

报告中除了提出一系列前瞻性部署及新词,包括具身智能、6G等,并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外,"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更向外界释放了重要信号——国家重视和支持民间资本在科技创新、数字经济等领域上发挥重大作用。此信号其实由科 技巨企小米集团(1810)创始人雷军、海尔集团主席周云杰率先亮相首场“代表通道”,就已经初现端倪。特区行政长官日前在社交媒体上撰文,其中表达了特区政府对于创科发展的施政方向,但在实践上仍需加大力度才能迎头赶上。 

近日,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发中心发布本港首个人工智能大模型HKGAI V1,而且“人工智能安全、可信、负责任”论坛在数码港举行,而《预算案》也宣布预留10亿元成立香港人工智能研发院,香港在人工智能赛道上有了新突破。不过,要全力发展人工 智能为关键产业,长远布局、持续投入是重中之重;同时,“杭州六小龙”的一鸣惊人,让香港看到了科创企业的潜力,特区政府应思考如何更好地赋能科研成果转化和培育我们的下一代,从重视大学教育,扩展至中小学生的培养,藉着创新与实践帮助下一代掌握 面向未来的核心能力。 

扩内联外通 促“国际”合作 

报告的港澳篇幅在去年支持港澳“发挥自身优势和特点”的基础上,首次提及要“深化国际交往合作”。该如何深化?笔者在此抛 砖引玉,姑且列举数点。

随着贸易冲突问题不断升级,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格局便踏入重组阶段;美国关税大棒的落地,更加速此项进程。早于 2024/25年度《预算案》,就已提出要将香港建构为“跨国供应链管理中心”,但在抓落实上,特区政府必须多下功夫,进一步发挥 好香港在“一国两制”下内联外通的独特优势,巩固经贸联系及区域合作,持续做好“引进来、走出去”的双向平台角色。 

在促进金融互联互通方面,现时在港作第二上市的公司不可被纳入“港股通”。香港作为外资进入内地的重要门户,何不更积极主 动与内地相关部门研究把第二上市股票纳入“港股通”的可行方案,进一步拓宽互联互通机制,助力国家建设金融强国? 

民间交流的成效也不容忽视。去年5月,笔者随立法会考察团前往马来西亚、印尼和新加坡进行职务访问,对香港和东盟国家双向 奔赴、互惠共赢的紧密伙伴关系加深了解;笔者担任副会长的香港对外交流友好协会去年12月举办“知识全球化”大学校长高峰 论坛2024,围绕人工智能、大学治理、未来教育等主题开展分享交流,成果丰硕。 

当前,恰逢“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积极参与谋划“十五五”的关键期,期待特区政府引领各界把握机遇、锐意改革,展现报告 全文出现40多次的“改革”决心,做好“三个中心、一个高地”的大文章。

转载自:明报《Money Monday》

关注
2025-03-10
1 / 5
<
>
查看更多 >
政务 机构 个人
紫荆杂志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